top of page

他想要炸了白房子

----行走在枫叶之国(二)

  

很多年没有见林晓亮了。女儿说,听说他还在加拿大,就在埃德蒙顿。他那样子,大概率不会变多少,应该是毕业了,或者说没毕业就耗在这里了。


林晓亮来自台湾,在埃德蒙顿留学,就读阿尔伯塔大学预科。女儿认识他,是因为同租住在一栋华人的别墅。


那是2009年的秋天,女儿刚去埃德蒙顿。别墅的主人是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博士,湖南长沙人,是我侄子的博士同学。因为女儿离开多伦多申请到阿尔伯塔大学就读,侄子托同学照顾小表妹,正好他有栋别墅用于出租。


女儿租住二楼有独立卫生间的单间,比其他人优惠了一百加元。那时候的汇率,一个月优惠接近700元人民币,很感谢这位同胞。房客4人,都是中国来的留学生。读博士的陈来自南京大学,江苏人。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小伙子,再就是台湾来的林晓亮。大家共用一楼厨房、客厅和餐厅,所以,相互熟悉。因为上课时间和林晓亮相似,所以女儿常常和林晓亮在厨房和餐厅相见,相处还不错。


林晓亮是1988年出生的,来自台湾台北,家里姐弟两人,父母生他比较晚,算中年得子。他父母开有一间木材加工厂,生意兴隆,改革开放后在深圳买有几个铺面,家庭环境很不错。


女儿认识他时,他说他父母年纪都快60岁了。林晓亮父母是跟着大陆到台湾的第二代,福清人的思想传统,重男轻女,认为儿子才是家里的接班人,因而林晓亮在家十分受宠爱。14岁那一年,父母把他送去新加坡念高中,因为他们怕儿子在满18岁时服兵役。这在台湾很多家庭,是逃避兵役的合法途径。


林晓亮在新加坡顺利念完高中,大他一岁半的姐姐已经到美国纽约读大学了。父母希望他可以去美国上大学,姐弟俩好照应。他明白,姐姐从小顺着他,实际上是父母想姐姐好好照应他。


说来好笑,他来加拿大是意外的无奈选择。


2006年,还不满18岁的他本来准备到美国上大学的,美国大学的offer已经来了,和姐姐同在纽约的一所大学。


林晓亮从新加坡直接飞到了纽约。在入境处,海关官员例行公事问他为什么来美国读大学?谁知道这小子少不更事,竟然用流利的英文夸夸其谈:我来学习英语的,和姐姐团聚。然后就在那里自顾自地海阔天空胡侃一阵。等他一股脑说完他的宏大志向,那个海关官员一本正经地对他说:林先生,你的英文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到美国来学习,你可以回去了。就这样,他被拒绝入境。无奈只好折返新加坡,转而到了加拿大,准备日后学成再去美国和姐姐团聚。

这都是林晓亮亲口在客厅告诉大家的。他学那个海关官员的语气和神态时,双手一摊、耸耸肩、摇摇头,然后就冲大家做个鬼脸,仰天大笑。他一百个不愿意来加拿大,所以每提及这个经历,就愤愤然。


事后几个室友分析他 说话的可信度,其间有个读博士的室友意见大家认可:他去不成美国的原因,不是英语说得太好了,应该是留学目标不明确,信口开河,海关觉得有移民倾向被拒。

 

不过,林晓亮英语的确很好。不仅仅台湾英语教育基础很好,他在新加坡读高中三年,英文是新加坡官方语言,学校只讲英语,这让他的英文突飞猛进。就学英语而言,如海关官员所说,他的确不需要到美国学习了。


17岁的林晓亮就这样阴差阳错来到了阿尔伯塔大学读预科。他父母也觉得加拿大离美国近,方便姐弟来往,对他格外在经济上支援。林晓亮读小学到高中上的都是寄宿学校,管理严格,也算顺利。按他的意思是,到了加拿大,没有寄宿学校,他突然被“解放”了,再也没有老师和舍监管理他,他觉得上大学前应该先“解放”一下自己再说。一般人读半年就过了的预科,女儿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读了两年还没过。一百分的试题常常是三四十分,倒是整天在校园和下城区的酒吧晃荡。


从小父母姐姐百般呵护,在严格的寄宿学校的他也算乖乖的,学业马马虎虎。一到加拿大,自己租房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校上课和老师布置作业全是电子邮件通知。林晓亮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了时间。他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出发了就不想回去了……


开始他还能按照学校的邮件上课和交作业。后来发现,去不去没人管,交不交作业没人催,索性给自己实现了时间自由。爱去不去,爱学不学。整天忙忙碌碌的,唯一认真的是做饭。所以,室友们经常看到他做的香喷喷的中国菜,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就着洋酒要和大家来分享。他是四人当中唯一的会做菜的,几道拿手菜真还是那么回事儿。


记得2009年的夏天,女儿因为换专业赶课程没回国休假,他们有一次在一起吃午饭。和女儿视频时,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林晓亮笑嘻嘻的,很有礼貌叫我阿姨,还端着他亲自做的红烧狮子头给我看。


我就见过他这么几次。有时候,女儿在客厅或者餐厅和我们视频时,他正好在公共区域,就会走过来在镜头里和我打招呼。大约一米七的个子,有点敦实,小平头,圆圆的脑袋,戴着近视眼的圆脸总是笑眯眯的,很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以至于第一次见他,我看他那么殷勤又很有修养,还怀疑是女儿的男朋友。结果女儿揶揄说:就他啊,嗤之以鼻的样子欲言又止,我也没多想。


从此以后,林晓亮就成了我每次和女儿视频必问的对象。他预科考过了没有?他的状况如何?实际上,他就那样子,基本不去上课,到处游荡。父母汇来的钱他花销绰绰有余,他远在台湾六十多岁的父母一直以为他早已顺利上了大学。


台湾是不能回去的,回去了就必须去强制服兵役。所以,林爸爸林妈妈对晓亮是有求必应,生怕他钱不够吃了苦,也怕他突然跑回去被强制服兵役。这样,他们对林晓亮有求必应,期待他快点大学毕业就业,或者去美国。


我也是一个母亲,虽然我比林晓亮父母都年轻。但听女儿说了他的情况,一个预科读了三年多还不知道人还在不在册,他父母竟然对此一无所知。作为留学生的家长,我心里对他的父母充满了同情。而他姐姐已经毕业,在纽约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我给女儿说,林晓亮可以不告诉父母事情,但求助姐姐还是可以的吧。我建议女儿给他姐姐写封电邮,告诉他姐姐他的糟糕状况,让他姐姐抽空过来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情况。女儿很为难地说;妈妈,你不要看他和你讲话很有礼貌的,其实他很喜欢撒谎,我都不知道他讲的话哪些是真话。我给他姐姐写电邮,他不给邮箱我怎么写呢。再说,他比我大,一个人不好好学,我写了实情告诉他姐姐,他肯定不愿意,家里人都以为他在上大学,哪里知道他一直在瞎混呢。


这事就不了了之。依我个人看法,这孩子是太小了出来留学,自控力不行,把时间耽误了。现在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应该是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里人指点和帮助。不然,花了大价钱留学却还在混日子,大学门都没有进,这如何是好。


大约过了一年,应该是2010年冬天的一天。我在周末和女儿视频,女儿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消息:林晓亮被警察抓走了,据说要拘留。


原来,他和一个大陆来的留学生在酒吧喝酒。喝到激动处,他爬到酒吧的台面上,手舞足蹈摇摇晃晃说:嗨!你们听着,我要是有钱,我就要杀了所有黑人和印度人。要是有能力,我就要造原子弹,我要炸了白宫和非洲……他越说越激动,还指着酒吧的有色人种狂呼乱叫……结果,有人报警,警察把他带去问话。


同去的大陆留学生看他惹事,急忙来公寓给消息,希望有朋友可以保他出来。由于他平常吊儿郎当的,室友们当他幼稚。室友们合计一番,静观其变。再说他整天不好好学习,如此胡闹,警察给点颜色他看,也许能收敛一下也是好事。假如林晓亮只是醉酒胡说,没有其他严重什么违法行为发生,大概率警察问话后警告放人。


果不然,第二天一大早他回来了,神情疲惫,蔫蔫的,看样子大受打击。


原来,查明身份之后,警察看他酒醒了大半。再查询他的过往记录,无任何犯罪记录,就是一些胡言乱语,警告一顿后,责令保证不在公共场合发表种族歧视和恐怖威胁语言,就被放了回来。


     女儿说,他回来后把自己关在一楼的住处好半天没出门,大家有些担心他的安危,让女儿去看看情况。女儿敲了好长时间,林晓亮开门出来了,女儿发现他的双眼浮肿,布满血丝,情绪十分低落,平常吊儿郎当自信满满的样子完全没有了,估计是一个人哭过很久。她送了他自己做的一点饭菜,安慰了他一番,劝他好好思考如何回到预科学习,或者考虑换一所大学预科再读。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以为拘留事件发生后,林晓亮会幡然醒悟,发奋学习的。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星期后,他依然故我,昼伏夜出地在酒吧里买醉,看不出他在学习。


念在他平常清醒时热心快肠乐于助人,又经常和大家分享美食的份上,女儿实在看不下去他那副颓废的样子,决定和他好好谈谈。根据他的情况,女儿给他建议:要么好好读书,尽快完成预科学分上大学。万一阿尔伯塔大学上不了的话,可以去同城的麦克文大学或者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再不能这样毫无目的耗下去了,这样太对不起他70岁还在为他操劳的父母。总有纸包不住火的时候,父母知道实情也无妨,实在读不下去的话,就打道回府台湾,好歹可以正常生活。现在这样下去,留学签证也快过期,以后连身份都成问题。


  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对他这样说过,也许女儿的话戳中了他的软肋。女儿事后告诉我,那天林晓亮听完她的话,开始默默不语,然后像个孩子一样大哭了起来。


女儿和他认识一场,这算很正式的一次谈话,或许感动了他。第二天在客厅他告诉了我女儿,说他姐姐知道了他的情况,是他昨晚告诉姐姐的。他姐姐的意见也是希望要么好好读书,顺利上大学,要么回台湾,不要再这样下去了。看来,女儿的谈话多少起了作用。


   三个月后,同租一栋房子的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读博士的陈阳因为功课赶不上,不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准备回国就业,正在网上售卖他寝室的用品。河南来的那位男孩,因为沉湎于游戏,功课挂科过多退学了,要退房回国。女儿早出晚归忙于功课,双休在一家叫“北京北京”的中餐厅兼职打工,难得见到同租的同学们一面。这栋房子同租一年多,开始大家意气风发,每天在餐厅和客厅相聚,不亦乐乎。后来各自忙于学习,来去匆匆,很少聚集,但屋子里总是有人。没想到搬走了一半,留在屋子里的也是各自关在房间赶功课,整栋别墅里一点生气都没有。唯独林晓亮,依然是早出晚归,回来也就在房间打游戏,也不做美食了。


女儿看他照样出去酒吧喝酒,只是晚上回来比原来较早一些,那个元气满满到处分享美食的小伙子不见了,精神似乎有些不太正常。他有时候自言自语,有时候整天待在房间不出来,见人也不说话,眼神飘忽,一副邋遢样子。


博士生卖掉床垫顺利回国,在一所学院谋得一份讲师工作,谈了一个漂亮的女友,他和林晓亮视频分享了这些信息。河南那位退学的也走了,这栋别墅就剩下三个人了。和林晓亮同租二楼的另一位预科生顺利进入阿尔伯塔大学,他只来了6个月就通过了。林晓亮和这位预科生本没来往,这一消息让他愈发沉默,甚至都不太出门了。女儿看到他的样子,告知了我他的情况。我觉得这孩子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建议女儿想办法联系他父母,万一他因为不能上大学出什么事,后果不堪设想。


女儿想办法从林晓亮的脸书上找到了他父母的电邮,给他的父母写了邮件,告知他们林晓亮的真实情况,希望他们想办法过来看看他。


2011年秋天,女儿搬到学校附近的公寓去住。临走前,林晓亮找到女儿,问她为什么要给他父母写信?实际上他是要说感谢的,因为要面子,东扯西拉半天没说到正题,还发了通脾气,说女儿多管闲事,然后又说感谢对不起。反正,语无伦次的样子,女儿觉得他有点不争气,没有搭理他。无论如何,女儿发给他父母的电邮,让他的上大学谎言不攻自破,有失颜面吧。也许,父母知道他的境况,让他索性解脱,就此破罐子破摔吧。这都不得而知。


女儿换了专业很忙,夜以继日赶学分,再也无心关注这样一位萍水相逢的曾经的室友。有一天,在大学图书馆偶遇一个原来的室友,谈到了林晓亮,室友说林晓亮还住在那栋房子里,不过是完全没有上学了,很可能是“黑”下来了。


原来,他爸爸妈妈收到电邮后,考虑到他四年时间大学门槛都没进去,认为他不适合留学,建议他立刻回台湾。因为他正是服兵役年龄段,入境台湾即刻就会被强制服兵役。为此,他父母怕他当兵在一线吃苦。搞了个医学证明,算残疾兵,只要服役半年就可以,而且还是办公室后勤之类文职岗位。又给他找了个补习学校,希望他入校补习高中课程,可以参加台湾冬季联考,至少上个专科学校没问题。


他父母派了姐姐从美国来看他,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回台湾。这一切都居然被林晓亮拒绝了!究竟是害怕当兵吃苦,还是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反正林晓亮没回台湾,他继续留在了埃德蒙顿。


2013年初,女儿从出租房搬出来,在大学附近的市中心找了家老公寓,忙于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后来在市偶遇博士房东,他说新来的留学生都是大陆来的,两个本科,一个硕士,还有一个清华大学来的交换生,都十分优秀。那个台湾来的林晓良被他赶走了。


原来,有一次,博士过来例行检查房屋暖气设施,在地下室捡到很多张试卷,看分数都只有30多分,名字自然是林晓亮,居然还是预科学校试卷。一问,同租的人说林晓亮经常和一个大陆来的颓废留学生在一起打游戏,声响很大,影响同租其他人学习。博士看他6年多居然预科都还没读完,料他一时半会儿不会改,请他搬走了。


2014年5月,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埃德蒙顿工作。一个周末,在西贸的大统华超市购物,突然听见有人用中文喊她中文名字,浓浓的台湾腔,回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林晓亮。


几年不见,他居然多了些胡茬,也发胖了些,沧桑了许多。女儿问他毕业没有,他说他在麦克文大学读书。问什么专业,他闪烁其词含糊而过。后来女儿听认识林晓亮的朋友说,他的签证和身份都早过期了,是在埃德蒙顿“黑”下了来,不知真假。女儿这些年也没见过他,也没他的任何消息。

2019年11月,女儿生产,我和先生如约去照顾女儿。期间,女儿接了几个在埃德蒙顿安家的中国同学来家里吃饭,我自然问到了林晓亮,希望可以请他来家里做客。毕竟是同胞,我也和他在视频里多次相遇视频通话。女儿多方打听,无人知道他的下落,只好作罢。这林晓亮就此搁在了我心里。


一晃,和林晓亮在视频认识的时间都是十多年了。和女儿视频聊时,会谈到她一些同学和校友的事情,也常常不约而同提到林晓亮。真不知道他最后到底在埃德蒙顿读了大学没有。

我和林晓亮虽然没见面,网络相遇也是缘分,毕竟我还给他父母写过一封信,虽然权衡再三没有发出去,我祈祷如他所说上了麦克文大学。若果真如此,那他早毕业了。也许,下一次去埃德蒙顿,我会打听到他,希望能见他一面。假如他回台湾了,他也应该成家有孩子了吧。

林晓亮,你在哪里呢。大陆的刘阿姨一直惦记着你呢。


备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所有留学生都是化名。白房子,白宫,为避免误导和安全问题更名。



作者简介:刘秀华,毕业于湖北宜昌师专。曾短暂执教于某央企子弟学校,1989年开始在政府部门工作。2021年旅居大理,在漾濞彝族自治县做教育义工。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有游记散文、随笔散见于报刊、文学杂志和网络平台,出版有西藏见闻散文集《极目苍穹:初见》。

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