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周刊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官职制度十分独特。清朝官职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共计十八级。正一品官员在清朝官职中地位最高,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等职务。这些职位通常由皇帝最亲近的臣子担任,如宰相、尚书等。家喻户晓的和珅是清朝的正一品大员,乾隆年间,他在北京建造了富可敌国的豪宅“和府”(后来的恭王府),嘉庆继位查抄了和府,其中的故事很多,“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恭王府院落分为三条平行轴线,分东、中、西三路,每路各有四进院落,他们之间或以高墙分割,或通过连廊直接连通,银安殿、锡晋斋、后罩楼更是恭王府建筑的代表之作,花园水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内部装饰金玉满堂,奢华之极。
本来外派的武官是没有正一品官职的,伊犁将军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其管辖地域之广,管辖事务之繁,管辖权力之大,在当时全国的驻防将军中首屈一指,故清庭特殊“偏爱”,给了驻守伊犁的将军正一品的官职。相比之下,陕甘总督的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现在位于伊犁惠远新城东大街有一座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三进大院就是当年的将军府,其院落仅为“和府”的四分之一,建筑群由大门及正殿、将军亭、东西营房、客房、书房、金库等建筑组成。各单体建筑为硬山顶屋面,木框架结构外廊式平房,院内没有亭台楼阁,有的只是练兵场和大炮,没有妻妾成群的富贵,有的是“整肃风清”的扁额,总之,将军府俭朴无华,庄严肃穆,同是正一品大员,与天子脚下的“和府”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伊犁将军不仅是清朝统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是清朝经营新疆政策的决策者。有清一代,伊犁将军一职均由满蒙大员担任。在清朝中后期的一个半世纪间,有41人71人次担任伊犁将军一职。其中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林则徐和左宗棠,虽然他们担任的职位并不是“将军”。
林则徐流放伊犁虽仅有两年多时间,在新疆统共也不过三年。但正是这段经历,让这位爱国志士更深切地体会到边防之重要。
1850年1月他从云贵总督任上回乡养病时,特地绕道长沙,系船于湘江边上,请左宗棠前来一叙。“江风吹浪,柁楼竟夕有声,与船窗人语互相响答。曙鼓欲严,始各别去。”这是左宗棠记叙的与林则徐畅谈一晚的景象。
这两位心怀家国的人,在那一夜的惺惺相惜,通宵畅谈。彼时的林则徐已届暮年,且因多年劳苦流离,病体孱弱。他该是怀着怎样的一种热情与左宗棠相谈至天光欲晓?怕是至分别的那一刻也还有未及表明的心意——时不我予,愈是要争取一切时间和可能,为家国的未来再尽一点余力。左宗棠是他认定的可以托付之人。就在当年11月,林则徐在抱病赴任途中,与世长辞。
湘江边上的彻夜长谈,让左宗棠对新疆边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于是,他在后来的“塞防”与“海防”之争中指出,重新疆是为了保蒙古,保蒙古是为了卫京师。“塞防”不可不要!
最终,清廷采用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策略,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而后,左宗棠抬棺进疆,收复新疆,从沙俄手中夺回被强占的伊犁。
现在在伊犁将军府外的广场上耸立起一座高大的左宗棠的雕像,诚如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所写,“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林公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什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是一条至今泽被后人的大渠;是穷且益坚时的不坠青云之志;是兴民实边的“塞防”思想;是对伊犁与祖国各地唇齿相依的关系的高瞻远瞩。
我们或许做不到他“忧国如家”,但“匹夫有责”未尝不可一试。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美博弈刀光剑影,百年大变局之前的炎黄子孙是否可以驻足在伊犁将军府门下领悟到什么启示?
天时周刊总编辑:高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