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和平在,皆可沐朝阳
【天时周刊报道】——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有感 文 / 加拿大《天时周刊》社长 谢荟彦 英文翻译 / 冰清 2025年9月3日上午九时,礼炮轰鸣,白鸽振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彼时,身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对面的观礼台,我作为海外华媒代表,受邀亲临现场,用媒体人的镜头和笔墨,记录与书写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山河永记,英雄不朽:世界人民在这一时刻同频共震,为和平欢呼。 “九三大阅兵”以其豪迈峥嵘的雄姿,在时空中隽永成诗!以镜头记录,用笔端叙情。《天时周刊》特别制作本期特刊,其心意在于,以一个独特的海外华媒视角,结合东西方文化背景,为我们的广大多元文化读者,展现一个真实而独特的“九三故事”。 九三大阅兵:从1945年走来的数字能量 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天安门广场气势恢宏。“钢铁长城”的主题景观前,14座烽燧托举起“1945”和“2025”的字样,这与阅兵车牌号的1945和2025共同呼应。有媒体评论,1945代表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0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双语报道|祖国,生日快乐!
【天时周刊报道】祖 国,生 日 快 乐! 9月25日卡城文化中心的夜晚灯火通明,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馆在这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及举办中加建交55周年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图片展。 ...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是时候多了解一些五年规划知识了
【天时周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在国际交往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中国可以持续编制实施这么多个五年规划?为什么五年规划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

天时周刊融媒体
8月25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
【天时周刊】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当地时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了积极、建设性、前瞻性讨论,达成以下共识和成果: 一、双方强调,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对中印关系发展发...

天时周刊融媒体
8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观察丨着力 按既定步骤推动两岸关系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中新社记者 朱贺 徐雪莹 陈建新 2025年,“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外长记者会多次提及一个中国原则。多位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10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指出,大陆按既定步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观察丨政协会闭幕,“新”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中新社记者 马学玲 袁秀月 崔白露 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6天时间里,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现在心血管方面,材料的国产化率很高了吧?”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3月7日电 “现在心血管方面,材料的国产化率很高了吧?”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询问坐在他对面的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 张俊杰是一名心血管病医疗专家,同时也是一名转化医学领域的科技工作...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高热度、答热点,外长会释中国开放从容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高热度、答热点,外长会释中国开放从容 中新社记者 谢雁冰 “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天涯咫尺,祖国常在”……...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华侨华人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引关注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金旭 门睿 韩辉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海外华侨华人关注。多位华侨华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出,他们关注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侨务工作等内容,对祖(籍)国发展充满信...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习言道 |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责任编辑:曹子健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三年三到江苏团,习近平关注三个关键词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 谢雁冰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 “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观察丨“投资于人”,民惟邦本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 马学玲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的表述引发关注——投资于人。 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观察丨“加减乘除”看中国高质量发展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 阚枫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读懂这份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报告,不妨用最简单的“加减乘除”逻辑。 “加”体现在稳增长。...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观察|“5%左右”,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有何考量?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李晓喻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这也是中国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维持这一安排。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背后折射多重考量。 其一,稳定经济大局,提振发展信心。...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政府工作报告涉侨表述凝侨心、聚侨力、护侨益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 吴侃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侨务工作机制,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多位来自侨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表述体现了对海外...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好房子”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宏观调控中重视资产价格,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熟悉宏观经济的记者们可能会看到,这是第一次。” 5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直言。...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0句话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面世,让我们从三个维度,读懂这份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报告。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同心圆·“海”纳百声】聚焦民营经济,代表委员这样说→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 责任编辑:邵婉云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海外人士看两会:中国持续深化国际合作 传递共赢愿景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综合中新社驻外记者报道: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受到海外各界人士关注,他们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对话与和平,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经贸交流的积极信号,展现大国担当。...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大陆人士解析“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新表述
【天时周刊转自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刘玥晴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报告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表明大陆促两岸交流、谋融合发展的决心。...

天时周刊融媒体
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