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天时探琼|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生态与文化交织的热带度假天堂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4)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中国南海之滨,海南三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初冬时节,三亚依旧暖意融融、绿意盎然,“避寒游”热度持续攀升。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采访团成员领略了这座兼具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功能的热带滨海山地景区的迷人风采。 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是海南省首座热带滨海山地生态观光与度假型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国家AAAA级景区。自2009年由三亚亚龙湾云天热带森林公园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并开业以来,它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三亚:自贸港浪潮下,游艇与邮轮产业乘风破浪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3)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中国海南自贸港正以蓬勃之势崛起,而三亚中央商务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闪耀着独特光芒。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三亚中央商务区,让我们得以从园区游艇与邮轮产业的发展,窥探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显著成效。 三亚中央商务区坐落于三亚市主城区,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它肩负着重要使命,是海南自贸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场之一。园区总规划面积达450.8公顷,精心设立了凤凰海岸、东岸、月川、海罗四大单元。这里着力构建“4 + 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以总部经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为科技新引擎与农业交流新枢纽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2)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浪潮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以下简称“崖州湾科技城”)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20家境外华媒走进崖州湾科技城,亲身感受这里在科技与农业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无限潜力。 崖州湾科技城位于三亚市西部,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积极响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号召,早期规划面积便达69.3平方公里。到了2025年,更是进一步向北拓展约4026公顷,推动园区从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综合型城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莺歌踏浪驿站:环岛旅游公路上的璀璨明珠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1)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这条宛如珍珠项链般串联起滨海美景的道路上,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畔的莺歌踏浪驿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海南旅游新地标。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境外华媒人走进这里,亲身领略了其别样的风情与无限活力。 乐东莺歌海镇,这座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端的滨海小镇,三面环海,地处北部湾与南海交汇处,拥有约13公里长的海岸线。它东与著名的莺歌海盐场毗邻,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海滨景观。作为乐东县唯一的纯渔业乡镇,莺歌海镇以海洋捕捞业为核心产业,并配套发展了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东方之星绘就海洋渔业新蓝图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0)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一家创新型渔业企业——海南东方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崭露头角,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前瞻性的市场布局,成为推动海南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20家境外华媒走进该公司,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见证了台商洪宜展在海南深耕海洋渔业的精彩故事。 创新驱动,打造渔业新标杆 海南东方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海南省黄流镇,自2020年建成投产以来,便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约70亩养殖面积,配备300口水泥池及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东方明阳 绿色能源领域的“东方巨擘”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9)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全球积极探寻绿色能源转型路径的当下,中国海南自贸港正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与地理条件,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深入探访了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临港产业园的东方明阳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见证了这家企业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宏伟蓝图。 东方明阳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在海南精心布局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海南省首家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的龙头链主企业,公司选址东方市临港产业园,总投资约20亿元,这一战略决策不仅彰显了企业对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也为海南新能源产业的发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生态软件园引领全球产业新潮流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8)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浪潮中,海南生态软件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这一园区,深入探寻其千亿产业之路。 数字产业高地,企业云集创佳绩 海南生态软件园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海南省人民政府携手打造,总体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是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平台。该园区定位精准,致力于成为数字贸易策源地、数字金融创新地和中高端人才聚集地。 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约1.6万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腾讯、百度、美团等国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不出国门,开启“留学”新体验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7)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近日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南比科大。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于2023年由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独立创办,是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也是首所德国公立大学在中国境内独立办学的大学。学校坐落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定位本科层次,专注于理工农医类学科。 在教学模式上,海南比科大采用全英文教学,同时同步开设德语课程,为学生营造了中英德多语言的学习环境。这种多元的语言学习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更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洋浦经济开发区:自贸港“试验田”的产业崛起与开放担当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6)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2日走进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从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到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泊位,这座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产业实力与开放热潮,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华媒代表,在此探寻自贸港建设的“洋浦密码”。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产业承载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采访团首站探访的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便坐享这份地理红利——地处洋浦,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油气加工储备基地,更是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接驳点,天然深水良港的加持让油气运输畅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全球“飞机医院”彰显开放活力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5)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1日走进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海口的“飞机医院”,见证其凭借自贸港优势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海南自贸港临空经济区的重要示范项目,这座由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总投资约16.17亿元,用地224亩,总建筑面积14.82万平方米,自2022年4月投运以来,便以“自贸港速度”快速崛起。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于空港综合保税区内,毗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大修与喷漆机库直接连通机场跑道。“这样的布局让飞机维修实现‘无缝衔接’,极大提升了作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荣山寮:百年渔村奏响自贸港文旅新“渔歌”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4)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1日走进荣山寮,了解其从古老渔村到海口滨海乡村旅游新地标的蜕变故事。 这座拥有400年渔耕历史的村落,如今有了“西海岸最美渔村”的美誉。“以前鱼市主要服务本地人,现在外地游客占了大半,刚上岸的渔获不到天黑就卖空了。”村民宋海娇一边给游客装小黄鱼,一边笑着介绍,言语间满是对如今好日子的满足。来自河北的游客赵正举着刚买的鲜鱼告诉记者:“这里的鱼活蹦乱跳,这份原生态的新鲜劲儿太难得。” 在海口西海岸渔村荣山寮的沙滩上 游客正在挑选刚打捞上岸的海鲜 荣山寮的“出圈”,始于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科创引擎驱动自贸港产业升级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3)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1日走进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座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三十余年培育的产业生态与科创活力展现了海南自贸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作为海南产业创新的核心载体,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成绩单”令人瞩目:累计注册企业近13000家,集聚各类科创平台近60个,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更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园区内的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从企业创新到平台赋能,全方位感受园区的发展脉动。 成立于2005年的海南华研胶原科技,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二线口岸”:智慧监管让通关效率倍增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2)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11月11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走进海口新海港、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及美兰国际机场“二线口岸”。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这个中国特色自贸港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的政策制度正逐步落地,而“二线口岸”的智慧监管体系,让货物通关的便利化程度超出预期。 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这个兼具“对外开放口岸”与“二线口岸”功能的空港口岸,其封关运作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验收,整体建设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美兰机场物流发展部助理经理王海燕向采访团介绍的通关流程变革,让在场的海外媒体人印象深刻。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2025海外媒体海南自贸港行开启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21名境外媒体代表将在海南开展实地参访。 菲律宾《世界日报》社长助理吴朝晖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一直备受海外侨胞关注。华文媒体此行将扮演好三个角色:一是做好海南自贸港政策的“解说员”,对外宣传介绍海南自贸港的独特政策优势;二是做好“海南故事”的“讲述者”,向广大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生动展现海南自贸港蓬勃发展的活力;三是做好中外交流合作的“推动者”,结合海外华媒的资源网络,搭建合作桥梁,推动更多国际人才与项目落地海南。 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些年取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去兰州|皋兰软儿梨从“土果子”到“金奖明星”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11)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探访中国皋兰百璐通合作社的产业升级之路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市皋兰县长坡村的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解锁这颗地方特色果品从田间走向市场、从单一农产品变身乡村振兴 “引擎” 的发展密码。 科技赋能 小果子串起全产业链 走进百璐通合作社的生产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勾勒出特色产业的坚实根基。1500 吨容量的冷库整齐排列,500...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去兰州|皋兰合作社玩转农业新花样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10)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皋兰绿旺合作社: 科技赋能让小农业变身大产业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踏上了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的土地,深入探访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见证了这里县域农业依靠科技与创新实现华丽转身的精彩历程。 专利技术破局 设施农业提质增收 走进绿旺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现代化农业设施令人瞩目。5480 平方米的智能化连栋玻璃温室绿意盎然,6540 平方米的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2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去|兰州皋兰把甘草做成“国际生意”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9)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甘肃泛植制药 以甘草为媒,科创助力县域企业腾飞全球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国兰州市皋兰县,探访了一家令人瞩目的县域企业——甘肃泛植制药。这家企业凭借一根小小的甘草,依靠科技创新,从“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甘草提取物领域的“领头羊”,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产业传奇。 深耕廿九载,成就全球标杆 甘肃泛植制药始创于1995年,是一家集原料采购、种植、研发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2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去兰州|兰州石化“工业美+生态美”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8)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老国企焕新颜, 奏响兰州“强工业”强音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了一家有着六十七年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国企——兰州石化。此次探访,让海外媒体人领略到了这座老国企独特的魅力,也见证了其在兰州“强工业”征程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工业与生态交织,老国企展露别样风采 当采访团踏入兰州石化,眼前银白的炼塔与湛蓝的管线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极具现代感的“工业美”画卷;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去兰州|西固社区养老的“幸福密码”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7)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西固兰棉厂社区: “嵌入式”养老,绘就中国式幸福晚年画卷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市西固区兰棉厂社区,亲身领略了中国社区“养老不离家”的温暖图景,用镜头记录下中国社区养老创新实践的生动瞬间。 政策精准帮扶,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走进兰棉厂社区,一股温暖而贴心的氛围扑面而来。今年上半年,为了让适老化改造政策精准落地,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开展宣传与摸底工作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去兰州|西固河口古镇 非遗魅力惊艳丝路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6)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兰州河口古镇: 丝路古韵与现代活力的交融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踏上了兰州西固河口古镇的土地,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西北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蓬勃生机。 历史脉络:丝路要冲的千年回响 河口古镇,地处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距离兰州市中心约47公里,距西固主城区24公里。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兰青、兰新铁路与国道109线、312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