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赵丽莹总领事会见阿省省长及多位政商界领袖,加中合作再迎新动力
【天时周刊报道】赵丽莹总领事访阿尔伯塔省,推动中加多领域合作升温 当地时间11月18日至20日,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赵丽莹总领事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首府埃德蒙顿,与省长丹妮尔·史密斯(Danielle Smith)、省议会议长里克·麦克艾弗(Ric McIver)、埃德蒙顿市长安德鲁·纳克(Andrew Knack)、Stony Plain 市长威廉·蔡(William Choy)及埃德蒙顿全球发展局执行副总裁萨辛(Saskin)等政商界人士举行会谈。副总领事梁林陪同出席。 赵总领事在会见中介绍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中方愿与阿省一道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双边各层级互动。她指出,双方在经贸、能源、农业、教育、文化、旅游与基础设施等领域潜力巨大,期待通过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益处。 省长 Danielle Smith 及多位阿省政要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近年来加中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他们表示,阿省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友省友城关系,

天时周刊融媒体
1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喜讯!中加合作要搞大事情啦!
【天时周刊】 阿尔伯塔省省长与中领事会面,共话中加合作新篇 当地时间11月20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省长 Danielle Smith 在省长办公室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馆总领事赵丽莹女士。双方展开了一场友好且深入的交谈,为中加地方层面的交流合作再添暖意。 此次会面氛围融洽,双方交流成果丰硕,彼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会谈中,双方都表达了诚挚的祝愿,期望中加友好关系能够更上一层楼,为两国带来更多积极的发展机遇,携手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阿尔伯塔省省长 Danielle Smith 在会面后,于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此次会面的感受与收获。她写道:“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赵丽莹女士在阿尔伯塔省与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省长坦言,能够与赵丽莹总领事会面深感荣幸。在交谈中,双方着重探讨了阿尔伯塔省如何持续向中国输出该省在能源、农业以及制造业领域的优质出口产品。 阿尔伯塔省作为加拿大重要的经济省份,在能源、农业和制造业方面拥有独特

天时周刊融媒体
2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天时探琼|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生态与文化交织的热带度假天堂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4)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中国南海之滨,海南三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初冬时节,三亚依旧暖意融融、绿意盎然,“避寒游”热度持续攀升。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采访团成员领略了这座兼具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功能的热带滨海山地景区的迷人风采。 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是海南省首座热带滨海山地生态观光与度假型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国家AAAA级景区。自2009年由三亚亚龙湾云天热带森林公园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并开业以来,它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为科技新引擎与农业交流新枢纽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2)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浪潮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以下简称“崖州湾科技城”)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20家境外华媒走进崖州湾科技城,亲身感受这里在科技与农业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无限潜力。 崖州湾科技城位于三亚市西部,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积极响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号召,早期规划面积便达69.3平方公里。到了2025年,更是进一步向北拓展约4026公顷,推动园区从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综合型城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莺歌踏浪驿站:环岛旅游公路上的璀璨明珠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1)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这条宛如珍珠项链般串联起滨海美景的道路上,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畔的莺歌踏浪驿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海南旅游新地标。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境外华媒人走进这里,亲身领略了其别样的风情与无限活力。 乐东莺歌海镇,这座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端的滨海小镇,三面环海,地处北部湾与南海交汇处,拥有约13公里长的海岸线。它东与著名的莺歌海盐场毗邻,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海滨景观。作为乐东县唯一的纯渔业乡镇,莺歌海镇以海洋捕捞业为核心产业,并配套发展了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东方之星绘就海洋渔业新蓝图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10)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一家创新型渔业企业——海南东方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崭露头角,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前瞻性的市场布局,成为推动海南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20家境外华媒走进该公司,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见证了台商洪宜展在海南深耕海洋渔业的精彩故事。 创新驱动,打造渔业新标杆 海南东方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海南省黄流镇,自2020年建成投产以来,便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约70亩养殖面积,配备300口水泥池及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东方明阳 绿色能源领域的“东方巨擘”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9)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全球积极探寻绿色能源转型路径的当下,中国海南自贸港正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与地理条件,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深入探访了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临港产业园的东方明阳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见证了这家企业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宏伟蓝图。 东方明阳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在海南精心布局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海南省首家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的龙头链主企业,公司选址东方市临港产业园,总投资约20亿元,这一战略决策不仅彰显了企业对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也为海南新能源产业的发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生态软件园引领全球产业新潮流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8)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浪潮中,海南生态软件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近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这一园区,深入探寻其千亿产业之路。 数字产业高地,企业云集创佳绩 海南生态软件园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海南省人民政府携手打造,总体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是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平台。该园区定位精准,致力于成为数字贸易策源地、数字金融创新地和中高端人才聚集地。 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约1.6万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腾讯、百度、美团等国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探琼|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不出国门,开启“留学”新体验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7)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近日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南比科大。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于2023年由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独立创办,是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也是首所德国公立大学在中国境内独立办学的大学。学校坐落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定位本科层次,专注于理工农医类学科。 在教学模式上,海南比科大采用全英文教学,同时同步开设德语课程,为学生营造了中英德多语言的学习环境。这种多元的语言学习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更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洋浦经济开发区:自贸港“试验田”的产业崛起与开放担当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6)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2日走进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从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到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泊位,这座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产业实力与开放热潮,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华媒代表,在此探寻自贸港建设的“洋浦密码”。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产业承载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采访团首站探访的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便坐享这份地理红利——地处洋浦,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油气加工储备基地,更是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接驳点,天然深水良港的加持让油气运输畅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荣山寮:百年渔村奏响自贸港文旅新“渔歌”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4)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1日走进荣山寮,了解其从古老渔村到海口滨海乡村旅游新地标的蜕变故事。 这座拥有400年渔耕历史的村落,如今有了“西海岸最美渔村”的美誉。“以前鱼市主要服务本地人,现在外地游客占了大半,刚上岸的渔获不到天黑就卖空了。”村民宋海娇一边给游客装小黄鱼,一边笑着介绍,言语间满是对如今好日子的满足。来自河北的游客赵正举着刚买的鲜鱼告诉记者:“这里的鱼活蹦乱跳,这份原生态的新鲜劲儿太难得。” 在海口西海岸渔村荣山寮的沙滩上 游客正在挑选刚打捞上岸的海鲜 荣山寮的“出圈”,始于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科创引擎驱动自贸港产业升级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3)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采访团11日走进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座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三十余年培育的产业生态与科创活力展现了海南自贸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作为海南产业创新的核心载体,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成绩单”令人瞩目:累计注册企业近13000家,集聚各类科创平台近60个,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更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园区内的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从企业创新到平台赋能,全方位感受园区的发展脉动。 成立于2005年的海南华研胶原科技,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探琼|“二线口岸”:智慧监管让通关效率倍增
【天时周刊报道】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系列报道(2) 11月10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在海口启动。来自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媒体,在海南展开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11月11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走进海口新海港、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及美兰国际机场“二线口岸”。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这个中国特色自贸港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的政策制度正逐步落地,而“二线口岸”的智慧监管体系,让货物通关的便利化程度超出预期。 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这个兼具“对外开放口岸”与“二线口岸”功能的空港口岸,其封关运作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验收,整体建设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美兰机场物流发展部助理经理王海燕向采访团介绍的通关流程变革,让在场的海外媒体人印象深刻。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请转发这首公益歌曲《只此青绿中》
【天时周刊报道】COP30公益歌曲《只此青绿中》,唱响青绿之约!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shipin/cns/2025/11-10/news1034699.shtml 2025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COP30是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关键节点,将为气候治理下一个十年指明方向。一首公益歌曲《只此青绿中》,献给COP30。 (请复制上方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 《天时周刊》官网站 www.cmhnews.ca 我们一起看世界! 约访邮箱info@cmhnews.ca 《天时周刊》隶属于加拿大天时传媒公司,英文名Multicultural Herald ,是加西地区唯一中英双语刊物。报道范围涉及加拿大三级政府,受众范围覆盖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多个主要城市。天时传媒荣获国际华媒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成为国务院侨办“海外媒体论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专家谈康熙身世:很多网传说法不靠谱 康熙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天时周刊】北京11月10日电 —— 记者 上官云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掀起关于康熙皇帝身世的讨论,还有网友根据画像等进行大胆推测,表示康熙可能是孝庄和洪承畴的儿子。 针对上述问题,中新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敬雅,她的研究领域为清代政治史、清代宫廷史。她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康熙皇帝的生母就是佟佳氏,也就是孝康章皇后,生父是顺治皇帝,人们常说的孝庄太后,是他的祖母。此次网上流传的很多说法或故事都不靠谱。 资料图:由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收藏的特别展品《康熙大帝肖像》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孝庄是康熙生母吗? 对网络流传的信息加以甄别后,王敬雅发现,关于“康熙可能是孝庄和洪承畴的儿子”这一离谱说法,其源头大概是“庄妃劝降洪承畴”这个有点年头的故事。 她表示,从手头资料来看,这个故事较早出自《满清外史》,该笔记小说编撰于清朝末年,于民国初年公开刊印,“乾隆姓陈”等传言,也能在这部书中找到痕迹。 “然而,比较权威的清代史料中记载了洪承畴投降一事,但并没有提到‘庄妃劝降’。”王敬雅进一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上帝”关门了
【天时周刊报道】—— 37年后,火锅不再沸腾 中国天津首家四川火锅“上帝厨房” 享誉全城37年后将于今年底正式闭店,记忆中的温热美食即将成为回响。其同名注册品牌所有权,相关商誉资产以及核心商标定于11月10日经由鼎天拍卖行公开拍卖。 上帝厨房自1988年开业至今,已从创始人夫妇传至第二代,店名取自“顾客就是上帝”的淳朴商业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不过十年,私营饭店方兴未艾,其审美和商业认知之超前可见一斑。而上帝二字又暗合了西方传统文化里的神,赋予了这间小小食铺一丝被天意眷顾的哲学意味。而今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上帝”一词不再被允许注册为任何商标的名字,历经两代人的商标注定已是绝响。 这次拍卖对于整个天津,乃至中国餐饮业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上帝厨房”商标的稀缺性与其广大的市场基础提醒着人们,它所承载的已经远远超过一个餐饮品牌的口味和信誉,更有文化,情感羁绊,乃至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味觉记忆。在上帝厨房超过一半的都是老客和回头客,在邻里街坊长大的小孩子,早年天津卫的老吃家

天时周刊融媒体
11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16国青年湄洲岛共品妈祖风韵
【天时周刊】10月30日晚,湄洲岛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肯尼亚、泰国、日本等16个国家的“Z世代”青年代表来到这里参加游园活动,在参观民俗表演、体验非遗项目,感受妈祖文化魅力。 恰逢湄洲妈祖祖庙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8周年暨妈祖金身巡安湄洲岛系列活动期间,当晚,妈祖金身驻跸于此。“Z世代”青年代表走进妈祖故居,向妈祖金身行三鞠躬礼,了解妈祖信俗知识。游园期间,他们还观赏平安塔灯光秀、观看小剧场演出、参与有奖问答、品尝妈祖平安面、体验红团制作等。 “这是我第一次来湄洲岛,也是第一次吃妈祖平安面。味道很棒!”来自法国的玉丽在参加有奖问答互动中“赢得”了一碗妈祖平安面,她在品尝过妈祖平安面后竖起了大拇指。玉丽告诉记者,她曾参观过法国巴黎的妈祖文化机构,在海南、广东等地旅游时也经常看到妈祖宫庙、妈祖像等。来到湄洲岛,感觉很亲切,“这里的妈祖文化更浓厚!” “晚上的游园很有意思!在我们的国家没有这样的表演,第一次看到感觉很兴奋!”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徐佳手里拿着妈祖文创品。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去兰州|敦湖温泉——丝路古道上的康养新地标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15)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温泉暖韵映新城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新区敦湖温泉,在侏罗纪古海盐泉的氤氲热气中,感受中国西部“温泉+康养+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这场跨越山海的探访,不仅揭开了世界稀缺富硒温泉的生态密码,更见证了兰州从传统工业城市向“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转型的生动图景。 “水温42℃,PH值7.8,硒含量0.08mg/L——这是全球已知仅有的三处富硒古海盐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去兰州|西北“硬核科技”守护人类生命之光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14)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兰州泰基重离子技术改写全球医疗格局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听取企业介绍、实地探访生产与研发场地,媒体大咖们近距离见证了中国医疗科技创新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跨越式突破,深刻感受到科技强国战略在西北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全产业链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作为中国最早深耕重离子放疗装备领域的企业,兰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去兰州|从 “卡脖子” 到 “链主”:兰州助剂厂以创新点亮化工强国梦
【天时周刊报道】“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13) 10月19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交流与深度报道,向世界展现兰州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丝路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作为活动参与媒体之一,加拿大《天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兰州水墨丹霞地质奇观、非遗文化体验及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助力全球读者感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兰州助剂厂如何以创新重塑全球化工版图 近日, “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助剂厂”)。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承载着中国化工行业自主创新记忆的企业,从 1966 年为解决新中国首套大型乙烯装置催化剂国产化难题应运而生,到如今跻身新三板创新层,凭借其核心产品有机过氧化物助剂,如同 "工业 DNA" 般为全球塑料、橡胶、新能源等产业的关键化学反应提供

天时周刊融媒体
10月2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