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丝路华媒走进厦门:丝路海运谱写新时代篇章;鼓浪屿见证文明互鉴

已更新:10月18日

【天时周刊报道】在结束莆田工艺文化与产业创新的深度参访后,10月17日,参加“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的十六位海内外华文媒体代表抵达厦门,在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同时见证了“丝路海运”的蓬勃发展与时任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永恒魅力,感受中国在新时代的开放姿态与文明传承。


ree

丝路海运:谱写新时代经贸合作篇章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支点,厦门港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丝路海运”品牌,成为连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代表们了解到,如今的厦门港已开辟多条丝路海运航线,通过港口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等措施,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盛况。


ree

        截至2024年底,厦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8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2个。2024年货物吞吐量2.1亿吨,其中集装箱1255万标箱,成为“丝路海运”建设的主要依托。


ree

        厦门港的这些发展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港口建设的高水平,更彰显了中国在新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质量、推进智慧绿色转型,厦门港正成为“丝路海运”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为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融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ree

鼓浪屿:见证中西文明互鉴历程


        与此同时,代表们登上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在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岛上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隅,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


        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晚清王朝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鼓浪屿申遗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传承鼓浪屿历史文脉作出重要批示。


音乐之岛:艺术传统的当代传承


        代表们漫步在鼓浪屿的街巷间,感受到这座“钢琴之岛”浓郁的艺术氛围。鼓浪屿人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音乐之乡”的美誉。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等,他们的成就远播世界各地。


ree

保护与发展:文化遗产的创新实践


        在参访过程中,代表们对鼓浪屿的系统性保护措施印象深刻。近年来,鼓浪屿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建立完善的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推动社区共建共治等创新举措,鼓浪屿的历史风貌得以再现,文化内涵得以彰显,社区活力得以复苏。


共建未来:从历史走向新时代


        通过此次深度参访,代表们对厦门在“丝路海运”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鼓浪屿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多位代表表示,将充分发挥华文媒体的桥梁作用,向世界生动讲述厦门故事,传播“丝路海运”的合作理念和鼓浪屿的文明互鉴价值,让这些承载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的中国故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从繁忙的厦门港到静谧的鼓浪屿,从现代经贸往来到历史文化传承,厦门正以全方位的开放姿态,谱写着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华美乐章。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