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在现场|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9月1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9月8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天时周刊》特别报道
八十年前,烽火淬炼出民族脊梁;八十年后,和平之声响彻寰宇。近日,《天时周刊》作为加拿大华文媒体标杆,以“历史见证者”与“和平传播者”双重身份,深度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铭记历史,共筑和平:
海外侨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9月1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斐济华人文化艺术经济联合会荣誉会长方志伟、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徐松华、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等华侨华人代表齐聚一堂,向世界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共同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马来西亚:传承南侨机工精神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首先介绍了马来西亚侨胞的纪念活动。他提到,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内,有一座建于1947年的世界首座“南侨机工”纪念碑。多年来,广东义山一直对其进行维护和提升工作。
1938年至1942年,在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众多南洋华侨机工踊跃回国抗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驾驶着车辆穿梭在滇缅公路上,将物资、药物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他们当中,有女扮男装的“当代花木兰”李月美和白雪娇女士,她们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杨博耀表示,这种精神必须传承下去,尤其是要让年轻一代了解这段历史。为了让纪念碑更具教育意义,他们借鉴了滇缅公路的元素,用夯土式的方式建造了长墙,并在上面刻上3200多位南侨机工的名字。在8月14日的南侨机工纪念公园揭幕仪式上,尽管下着大雨,但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和众人一起,在雨中向先贤和南侨机工致以最高敬意。杨博耀说:“我们必须让年轻一代知道这段故事,不然只有我们这代人知道可能就传不下去了,我们这代人必须为下一代人、下两代人继续去做这个工作。”
西班牙:形式多样,范围广泛
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徐松华介绍了西班牙侨界的纪念活动。西班牙侨界的纪念活动从5月初就开始筹备,至今已举办了19场活动,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活动形式包括座谈会、演出、朗诵、图片展、书画展等。
徐松华特别提到了“万里同心”的精神。在西班牙,也有许多华侨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1936年,佛朗哥发动政变,来自53个国家的4万多人组成了7支国际纵队,其中有100余位中国志愿者,谢唯进、杨春荣等14位先烈在走出集中营后,有7位回到了祖国参加抗日战争。这种跨越国界的同仇敌忾,正是“万里同心”的生动体现。徐松华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更需要万众一心保护二战胜利成果,伸张正义,维护和平。他还强调,海外侨胞的生存与祖(籍)国紧密相连,祖(籍)国强大了,侨胞在海外的脊梁才能挺得更直,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会更强。

缅甸:缅怀远征军英烈
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讲述了缅甸侨胞参与滇缅抗战以及侨界参与境外烈士设施保护维护的情况。抗战期间,陈嘉庚等爱国侨领组织了3940个抗战救亡团体,缅甸爱国侨胞变卖祖产、捐资超过四亿元,捐助飞机19架,还冒死担当翻译、救护和向导等工作。仰光华侨医院日夜抢救伤员,侨胞们在街头排起长龙为祖国抗战捐款。
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有14万名战士长眠异乡。为了安葬和缅怀英烈,缅甸多地建立了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缅甸侨界一直捐资进行修缮维护。每年清明节等重大节日,缅甸侨界都会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远征军后裔及各界前往祭扫。林文猛表示,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的命运始终与祖(籍)国紧密相连。缅甸侨界要继承先烈遗志,传承民族大义和使命担当,坚定拥护中国统一大业,助力中缅经贸文化交流,共同珍惜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
斐济: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斐济华人文化艺术经济联合会荣誉会长方志伟分享了他家族的抗战故事。他的爷爷方作标是爱国华人,1920年到斐济谋生后,从一无所有成为爱国商人。1937年,他组织号召南太平洋岛国侨界捐款捐物,自己更是把房产押给银行,用一生的积蓄捐了一架战斗机。后来,南太平洋华侨又捐了3架飞机,共4架。方志伟的父亲方子富从小回国学习中国文化,退休后带他们移民斐济。现在,方志伟也将女儿送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中医等,让她们在斐济发扬光大,讲好中国故事。方志伟说:“我爷爷的家国情怀现在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也会把家风传承下去。”
澳大利亚:文化搭桥,促进和平
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纪念活动。悉尼华星艺术团举办了“悉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和平与未来》”,其中包括大型交响史诗音乐会和二战图片展,于8月9日在悉尼市政厅剧场隆重上演。
这场演出凝聚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南非、丹麦、荷兰等众多国家的民族艺术家,400人的演员阵容气势磅礴。余俊武表示,作为一个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艺术家,有责任用文化搭建平台,让和平的理念跨越国界,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他强调,中华文化在海外发展,“人”是最好的承载者。多年来,悉尼华星艺术团秉承本土化运作理念,凝聚有能力、有造诣、有热情、肯奉献、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形成合力,同时考虑和其他民族的双向互鉴、感情共融、价值共享,让更多的非华语背景的人士了解、欣赏和运用中华文化。
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在答问环节,记者们就海外侨胞如何理解“万里同心”精神、如何传承抗战记忆、如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代表们纷纷表示,“万里同心”精神体现了海外侨胞与祖(籍)国命运与共的深厚情感,这种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抗战历史,海外侨胞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拍摄短视频、组织回国参访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代表们认为,华侨华人在居住国与当地民众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这种跨越民族与国家的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华侨华人还通过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形式,搭建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的这场记者见面会,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海外侨胞与祖国血脉相连的赤子之心。80多年前的同仇敌忾、团结抗战,和之后海内外同胞的同舟共济、共同奋斗,凝聚了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海外侨胞将继续传承这份家国情怀,共同书写和平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天时周刊》官网站
我们一起看世界!

《天时周刊》隶属于加拿大天时传媒公司,英文名Multicultural Herald ,是加西地区唯一中英双语刊物。报道范围涉及加拿大三级政府,受众范围覆盖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多个主要城市。天时传媒荣获国际华媒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成为国务院侨办“海外媒体论坛”受邀单位、博鳌论坛女性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受邀海外媒体单位。2022年,天时传媒被加拿大多元文化联盟授予年度媒体进步奖和优秀记者奖。2023年,天时传媒拍摄的纪录片《竞选之路》(英文名《Candidate》)荣获 2023 北美国际青年电影节纪录片提名奖、2023年世界电影节特殊贡献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