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在现场|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举行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9月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9月8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天时周刊》特别报道
八十年前,烽火淬炼出民族脊梁;八十年后,和平之声响彻寰宇。近日,《天时周刊》作为加拿大华文媒体标杆,以“历史见证者”与“和平传播者”双重身份,深度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举行
31日上午10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出席,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以及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四批名录公布,铭记英烈不朽功勋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已先后公布四批29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1128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第四批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历时5个多月酝酿产生。
马飞雄副部长介绍,第四批名录具有鲜明特点。一是注重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奋勇抗战的壮丽史诗。二是注重呈现1931年至1945年14年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奋战史,完整展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三是注重兼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牺牲贡献,还原展现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的抗战壮举。
名录中的英烈人物类型多样,有爱国将领,如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少愚;战斗英雄,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7团2营营长刘鸣琴;少年勇士,如抗日儿童团团员王禾(“王二小”原型之一);还有国际友人,如苏联援华飞行员奥列霍夫、罗马尼亚援华医疗队护士柯芝兰等。从年龄看,著名抗日英烈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不足35岁,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从纪念设施遗址看,涵盖多个方面。有展现全民族抗战的,如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见证了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英勇奋战;有见证抗战胜利的,如芷江受降纪念坊,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有记录日本侵华血泪史的,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还有反映中国军队出国作战的,如位于缅甸的密支那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设施,安葬着347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记载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修缮保护持续推进,守护抗战历史记忆
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在抗战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退役军人事务部加强烈士陵园提质改造,累计投资2.7亿元,实施43个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协调补助资金20亿元,推动7.7万余座零散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实现集中管护;部署开展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战相关烈士纪念设施3.9万处并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开展抗战英烈史实搜集整理,组织口述历史采集、遗物史料展览、英烈事迹编纂等,深挖英烈事迹和精神,积极打造精品展陈。
国家文物局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据孙德立副局长介绍,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集中体现为“三个基本、一个充分”。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有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抗战文物系统保护格局基本形成,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累计实施3000余项抗战遗址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环境整治工程和馆藏抗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近20家抗战纪念馆、对50余家抗战纪念馆进行展陈提升,全国备案抗战纪念馆达到257家;抗战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显,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超过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省份推出38条抗战文物主题游径,一批抗战遗址和场馆建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此外,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和黑龙江木兰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突破,已发现4000余个抗联遗迹点、出土近5000件抗联遗物,为研究东北抗联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公布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既是铭记缅怀抗日英烈不朽功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在全社会开展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
在记者提问环节,针对如何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马飞雄副部长表示,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抗战历史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英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同时,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孙德立副局长则强调,要充分发挥抗战文物和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活动等方式,让抗战历史“活”起来,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此次记者招待会的举办,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历史的重要性和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以抗战精神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天时周刊》官网站
我们一起看世界!

《天时周刊》隶属于加拿大天时传媒公司,英文名Multicultural Herald ,是加西地区唯一中英双语刊物。报道范围涉及加拿大三级政府,受众范围覆盖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多个主要城市。天时传媒荣获国际华媒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成为国务院侨办“海外媒体论坛”受邀单位、博鳌论坛女性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受邀海外媒体单位。2022年,天时传媒被加拿大多元文化联盟授予年度媒体进步奖和优秀记者奖。2023年,天时传媒拍摄的纪录片《竞选之路》(英文名《Candidate》)荣获 2023 北美国际青年电影节纪录片提名奖、2023年世界电影节特殊贡献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