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华媒见证莆田新篇:从生态治理到产业跃升的绿色跨越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10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时周刊报道】在深入探访莆田木雕、红木家具与历史文化遗迹之后,2025年10月17日,参加“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的五十余位海内外华文媒体代表继续走进莆田,围绕城市生态治理、产业创新与区域品牌建设展开新一天的调研,感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现代活力。

水上巴士:木兰溪治理成果的生动缩影
代表们乘上“水上巴士”,沿莆田城市绿心北洋片区缓缓而行,这条生态航线贯通绶溪公园、玉湖新城与白塘湖,总长度约24公里,是莆田市委、市政府实施“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系统工程的重要成果。航线通过清淤疏浚、桥梁改造、绿道建设与水岸环境提升,重塑了“水道相通、景观相连、行游相宜”的江南水乡风貌。


船行碧波间,代表们目睹了木兰溪综合治理带来的生态之美。沿岸绿意绵延,荔枝林带郁郁葱葱,传统民居与现代社区和谐共生,展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图景。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木兰溪的治理成效不仅是莆田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更成为中国城市河流治理的典范。


三棵树涂料:绿色智造与科技创新的典范
随后,代表们走进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涂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三棵树以“健康漆”理念为核心,构建起从绿色研发、绿色生产到绿色施工的全链条绿色发展体系。企业拥有13个生产基地,其中莆田、四川两地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企业的国家认定技术中心,代表们了解到,三棵树组建了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领衔的科研团队,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与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参与制定百余项国家与行业标准,拥有授权专利700多项。2022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13亿元,多项技术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其“健康+”企业标准高于国际水平,300多款产品获中国绿色建材认证,展现出中国制造在绿色转型中的坚定步伐。


莆田优品:从“制造名城”到“品牌名城”的跨越
在莆田优品城市展厅,代表们近距离感受莆田从“传统制造”向“品牌创造”的战略转型。展厅集中展示了包括莆田鞋、工艺美术品、四大名果、地方特色产品等十大品类的优质产品,是莆田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重要窗口。

其中,“莆田鞋”作为福建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从清代布鞋作坊起步,到如今年产量16亿双、占全国十分之一的“中国鞋都”,莆田鞋业走过了一条从代工出口到自主创牌的升级之路。2025年,“莆田鞋”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标志着这一区域品牌正式迈入国家级品牌方阵。

展厅中,双驰、玩觅、沃特等本土品牌鞋款设计新颖、技术领先,展现出莆田鞋业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与个性化定制方面的强大实力。与此同时,莆田木雕、金银珠宝、油画等工艺美术精品也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它们不仅是莆田文化产业的代表,更是“莆田质造”与“莆田创造”的生动体现。

产业与生态共融,传统与现代交响
一天的参访虽短,却让代表们清晰感受到莆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产业城市的多重魅力。从木兰溪的绿水青山,到三棵树的绿色智造;从“水上巴士”所展现的生态治理成果,到“莆田优品”所代表的产业升级决心,莆田正以“生态优先、产业协同、文化赋能”的发展路径,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不少代表表示,将把莆田在品牌建设、绿色转型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案例,通过华文媒体的传播力,推介给海内外读者,助力莆田故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