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之《狮城逐梦 情牵琼岛:叶保山父子的薪火传承与故土守望》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10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天时周刊报道】叶保山年过八旬,亲手创立的家业早已交给子女打理,但这位闲不下来的老人,仍在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加坡政府大力扶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与厂房,同时为改善民生,又在各地大规模兴建组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而立之年的叶保山敏锐地察觉到水泵的需求极为旺盛,于是他抓住商机,创建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亚洲机械(私人)有限公司。


在新加坡工业崛起的浪潮中,叶保山以胆大心细的魄力迅速站稳脚跟,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判断,开始生产和销售各类专业水泵,开启了规模扩张的步伐。

叶保山儿子 叶世盛

我们刚起步的时候,还只是一家做普通五金贸易的贸易公司。但随着业务的推进,我们意识到,水泵在新加坡的建筑施工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是一项必需的设备。所以,当我们变得更加专业化之后,公司就发展壮大了。除了水泵业务之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还开始代理日本的冷却塔品牌,那是日本最大的冷却塔制造商之一。所以我们被指定为该品牌在新加坡的分销商,这也成了我们业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开始代理其他一些产品,这些产品和我们正在做的水泵业务具有协同效应。比如,用于冷热水供应的PPR管道,我们也开始分销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盒。所以在这五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水泵之外,我们的销售项目中还纳入了许多其他产品。
叶保山充满智慧的创业历程,令儿子叶世盛由衷敬佩,而他的那份洞察先机、精准独到的商业直觉,更是让儿子深深折服。


作为家中的长子,叶世盛自幼便肩负家族的期望,很早就开始跟随父亲叶保山走南闯北,参与公司业务。从最初担任公司的销售,到后来跻身核心参与决策,三十年来,叶世盛一路紧随父亲的脚步,积攒下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而他们家族企业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也早已与新加坡制造业的崛起与繁荣交织在一起,彼此映照,共同见证新加坡的腾飞与辉煌。


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叶世盛发现水泵是绝大多数行业都离不开的刚需产品。与父亲叶保山深入交换想法后,他着手开拓海外市场。叶世盛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本土化的服务方案,一点点打破壁垒,取得信任,终于在海外稳稳扎下根来。如今,公司的业务范围早已从东南亚一带延伸至中国、日本等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与合作体系。
历经半个世纪的深耕
在父子两代人的携手打拼下
亚洲机械私人有限公司
已成为新加坡颇具声望的企业
而随着事业的稳固与足迹的延伸
叶保山对远方
那片承载着祖辈记忆的海南故土
牵挂也日渐深沉
每年,叶保山都会抽空带家人回文昌老家。寻根探亲之余,叶保山和家乡的一所小学结下深厚情缘。1996年,叶保山走进家乡的联成小学,看到年久失修的校舍和破旧桌椅,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经过叶保山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努力,没过多久,一座崭新的校舍就在联成小学拔地而起。


从那时起,联成小学就成为叶保山的牵挂,他年年返乡,给学校以慷慨的资助。此外,他还组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到联成小学支教。从1996年到2018年,叶保山累计资助联成小学共185万余元,年均将近十万元。
除了大力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叶保山在医疗卫生事业、餐饮行业也留下热心回馈的足迹,为造福桑梓做了突出的贡献。2006年,叶保山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爱琼赤子”称号,他对家乡的发展和公益事业更加倾心尽力。

光阴荏苒,叶保山的故土情怀沉淀成流年的沉香,为叶家后代重塑了“根”的模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为家乡做点事”的念想,像一粒被春风唤醒的种子,在儿子叶世盛的心田生根发芽。两代人的传承,从来不只是家族事业的延续,更是一份对故土根脉的赤诚和坚守。这份跨越重洋的眷恋,早已长成岁月的常青藤,牵着每一缕海风、每一寸日光,把血脉与故土的羁绊,织成了永不褪色的经纬。
编导:黄 颖
编排:符白云
监审:符师轼
监制:尹彤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