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中国:江山如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的多民族小镇 —— 高原明珠,郎木寺镇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7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8月29日
【天时周刊甘南报道】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特别报道(9)

在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群山之间,郎木寺镇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原之上。这里,藏、汉、回等多个民族的居民世代相守,他们在多元文化交融中,走出一条 “民族团结花开遍地,文旅融合赋能发展” 的特色之路,共同谱写着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文化交融:筑牢心灵相通的桥梁
清晨的郎木寺镇,转经筒的转动声与商铺的开门声交织在一起。在镇中心的文化广场上,一幅长达 20 米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墙格外醒目,墙上绘制着各民族共同劳作、欢庆节日的场景,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近年来,郎木寺镇大力挖掘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先后组织了 “南木特藏戏” 表演、传统赛马、民族团结民俗运动会、篮球联谊赛等活动,让不同民族的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镇上定期举办的普通话比拼、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学习中拉近距离。藏族妇女卓玛笑着展示她的书法作品:“我现在能用普通话讲故事,还能写毛笔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据统计,这样的群众活动已举办 44 场,镇区 150 个门牌匾也完成了规范更换,小小的细节里藏着大大的用心。



产业共荣:携手走向富裕的道路
郎木寺镇把畜牧业和旅游业作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的 “两翼”。通过落实 850 万元贴息贷款、90 万元奖励补助,13 家优秀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700 亩燕麦草示范种植基地实现了 “以种促养、种养平衡” 的良性循环。“十户联产” 模式让 32 家合作社累计分红 268.03 万元,857 名各族群众通过劳务输转创收 1450 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更是让小镇焕发新活力。景区秩序规划一新,旅游电车平稳运行,高端野奢酒店、新能源充电设施等 5 个招商引资项目正在洽谈中。2024 年,全镇接待游客 3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近亿元。



治理创新:守护边界的平安与祥和
傍晚的镇派出所里,民警们正在整理当天的走访记录。作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的基层单位,这里创新推出的 “诉调、警调、民调” 一体模式,成了化解矛盾的 “金钥匙”。2024 年全镇共化解矛盾纠纷 45 起,化解率达 98%。通过 322 名县镇 “8+” 力量覆盖 7 个网格,定期走访排查,许多潜在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更难得的是,作为三省交界地,郎木寺镇与周边地区多年来和睦相处,未发生重大矛盾冲突。
这座被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 等多项荣誉的小镇,用最朴素的实践证明: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能迸发出发展的强大力量,书写出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而这,或许正是郎木寺镇给世界的一份珍贵启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