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成都:开放通道与新兴产业如何重塑中国西部经济版图
- 天时周刊融媒体

- 8月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8月29日
【天时周刊】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 特别报道(9)
成都新兴产业与开放通道
共绘“一带一路”新图景
从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的“迷你进博会”到中欧班列编织的“全球物流网”,从储能技术出海到数字文创崛起,成都正以多元路径构建亚欧经贸文化桥梁。
“钢铁驼队”重构内陆开放格局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动态地图上黄白交织的线路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全球,勾勒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构建的“全球物流脉络”。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连接境外125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累计开行量超3.4万列,形成西至欧洲、北至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立体通道网络。
其中,西向精品线路成效显著:成都至波兰罗兹线全程约11天,主要运输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货物,通过罗兹枢纽可快速分拨至德法等欧洲消费市场;成都至莫斯科线10天直达,为川企开拓俄罗斯及东欧市场提供快速通道;成都至白俄罗斯明斯克线则聚焦中白工业园,重点运输工业原材料与医疗器械。南向方面,成都至老挝万象线依托中老铁路实现3天直达,每周六固定发车,成为西南地区与东盟最高效的陆路通道之一,泰国榴莲等生鲜产品通过冷链专列8天即可抵达成都市场。
“这些线路不仅帮助川企走向全球,也让欧洲商品便捷进入中国西部。”波兰华人资讯编辑李铭琪评价道。希腊希中网主编蔡玲则指出,成都至雅典直航的开通与中欧班列形成互补,若未来能通过铁路连接巴尔干半岛,将进一步释放希腊作为欧洲门户的潜力。

亚蓉欧商品馆:家门口的“全球购物车”
依托国际班列通道优势打造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成为成都开放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这座占地107亩的开放平台集商品展示、贸易结算于一体,目前已签约30余个场馆,展销来自希腊、法国、德国等国的母婴保健、日化美妆、酒水饮料等特色商品。希腊化妆品、法国红酒、德国厨具等通过中欧班列直达成都,让消费者实现“在家门口逛遍世界”。
商品馆还承载国际化交流功能,近年举办尼泊尔洒红节艺术展、德国营商环境推介会等活动20余场,接待来访宾客4万余人次。多位华媒代表表示,这里如同“迷你进博会”,既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又为亚欧国家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储能技术出海:四川新能源的全球答卷
在成都市新都区,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向几内亚矿业提供的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成为四川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典范。针对当地电网波动、柴油发电成本高等痛点,特隆美打造“SPS矿区中压无缝保电系统”,可在电网异常时10毫秒内切换至离网运行,避免矿区停摆与设备损坏。目前,该公司海外项目已覆盖斯洛伐克调频调峰、沙特微网、爱沙尼亚投运等场景,展现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全球竞争力。
“四川正将储能列为新兴产业重点突破方向,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斯里兰卡《锡兰华音》董事杨诗源指出,川企通过绿色解决方案助力海外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智能制造与航空物流:高附加值产业的全球链接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WiFi智能终端产业园,展现了“链主企业+配套集群”的产业生态。通过5G网络与AGV智能物流小车,产线效率提升40%,质检准确率超99.5%,年产能达1亿台。捷克《捷华通讯》总编辑陈学东观察到,随着成都至布拉格全货运航线开通,川企高端电子产品正加速进入中东欧市场,他呼吁支持更多川企赴捷克参展,深化两地经贸合作。

以上图片均来自中新社
《天时周刊》官网站
我们一起看世界!

《天时周刊》隶属于加拿大天时传媒公司,英文名Multicultural Herald ,是加西地区唯一中英双语刊物。报道范围涉及加拿大三级政府,受众范围覆盖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多个主要城市。天时传媒荣获国际华媒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成为国务院侨办“海外媒体论坛”受邀单位、博鳌论坛女性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受邀海外媒体单位。2022年,天时传媒被加拿大多元文化联盟授予年度媒体进步奖和优秀记者奖。2023年,天时传媒拍摄的纪录片《竞选之路》(英文名《Candidate》)荣获 2023 北美国际青年电影节纪录片提名奖、2023年世界电影节特殊贡献奖。





留言